1)第五二四章、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_时空之门161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631年一月里的一天,坐了两天两夜船的复兴党石柱人民公社党委书记马祥麟,在清晨抵达了武昌码头。

  从1625年到现在,马祥麟几乎每年都要到武昌好多次。光是参加会议他就要至少每两三个月来一次。

  不过频繁的来到目前复兴党中央所在地的武昌,并没有给马祥麟任何的厌烦感。因为不管他到武昌来了多少次,他都能明确的感受到武昌城正在发生着剧烈而又快速的变化。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武昌城,绝对是非常的恰当的。

  下了船,马祥麟就乘坐着武昌码头到武昌市区的市内小火车往武昌市区赶。

  新的武昌市比过去大明时代的武昌府城扩大了五六倍的规模。想要从码头到复兴党中央办公地,现在做四轮马车都有些慢了。好在两年前,复兴党武昌市委市政府就建立了市内的轨道交通。即使轰鸣的蒸汽机车给城市带来了不小的噪音和空气污染,但是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虽然目前设置在大冶的复兴党第九钢铁厂的钢铁年产量已经超过四十万吨了。但是对于复兴党来说,仍然只有钢铁不够的问题,不存在钢铁剩余的问题。光是湖北根据地鲁东根据地和辽南根据地正在大规模上马的铁路建设工程,就能把复兴党直属的十七家平均年产量十五万吨的钢铁厂的产能吃的干干净净。

  所以即使是复兴党的党政军最高机构的办公楼,也不过是竹筋混凝土的构造。和那些砖混结构的居民楼一样,这样的构造使得复兴党中央机关的办公楼,也都只有三层高。只不过因为现在的土地资源不是那么紧缺,才使得复兴党中央机关的办公楼比一般的居民楼更宽更长,占地面积更大而已。

  说起竹筋混凝土来,这项技术可不仅仅是用在房屋建设上的。目前在复兴党的市政建设中,这种混凝土也是被广泛的用来铺设水泥地面的。

  钢筋混凝土用不起,竹筋混凝土总还是用的起的。除了王书辉对于这种充满了豆腐渣工程味道的建设工程心中非常不满以外,复兴党的那些出身农业社会的党员们,大部分都没有什么别的想法。

  在他们看来,虽然复兴党已经能够使用工业化的手段以每年百万吨的规模生产钢铁了,但是一切钢铁制品对于他们来说,其实还是非常奢侈的东西。

  在王书辉看来经过七八年建设仍旧非常“穷矮搓”,充满了泥土的芬芳的武昌城,对于马祥麟来说,那就是伟大而又壮观的现代化城市。就以复兴党中央机关的办公楼来说吧,虽然三层的红砖红瓦起脊结构的楼房在石柱人民公社也是很常见的了,但是中央机关办公楼的规模配上办公楼前那“巨大”的广场,仍旧是非常的令人敬畏的。

  特别是刚刚建成不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