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六十章 骂的还挺脏;他问了什么?_法海穿越唐三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是法海看不上灵山,他是看不上佛门。

  即便他本身就是出身佛门,且通晓佛法。

  也正是如此,他才知道这些佛寺的所作所为,处处透露着伪善但法海始终坚持一点,那就是佛法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出了问题的,是解读与传扬佛法的佛寺。

  故而他不愿意接掌灵山,宁愿在长安另起炉灶.在西方,其实不论是大乘还是小乘,皆已经根深蒂固,如果他再用自己的佛法去跟这两派辩论,只能让这个泥潭搅得更加浑浊,同时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即便是辩嬴了,那些灵山的佛众,也不可能舍弃他们精修数千年的佛法,来跟在他修行唯识教法。

  当年佛祖之所以能够以大乘代替小乘,一来是有太清圣人的支持,再加上确实胜过了大日如来.二来,便是当时的灵山有不少被强渡来的截教弟子,他身为截教大师兄,说话还是管用的。

  可即便如此,小乘佛法在西方依旧存在,其影响力绝不容小觑。

  否则当年法海自灵山辩经之后,就不会被尊为大乘佛教的“大乘天”与小乘佛教的“解脱天”了,佛祖甚至尊其为佛门“正遍知”.其实也正是“正遍知”这个等同于佛祖的身份,才能让他在大唐有一个自立门户的基础不过就算如此,当年的法海也只是想要立下大乘教法之下的唯识宗而已。

  只是没想到最后被玉帝一旨诏书,又往上推了一把,直接立下了唯识法教,成为了佛门四大教之一。

  虽然有些意外,但这对于法海来说,并非是坏事.他也没有拒绝这样的机缘,便顺势自证如来,也算是应了玉帝的阳谋。

  而灵山的如来佛祖对于佛门的归属感并不算太强,甚至于说,他只是坐在这个位置上,便尽一份自己的职责罢了该做的事情他都做了,佛门兴旺也好,衰弱也罢,他现在就想着赶紧把这一大摊子交出去,好重归自由。

  不仅仅是闻太师,当年每一个大商的重臣与将军殒命的时候,都是在对大商气运的削弱,一层又一层,直到武王姬发一路打到朝歌,纣王自焚于摘星楼。

  事实证明,效果显著。

  这一遭,最少将佛门两层的气运留在了大唐。

  总而言之,因为三藏在西游中的表现,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故而如来佛祖才定下了将灵山交给三藏,自己去转世轮回的一举多得之计。

  只可惜.三藏是打定了主意将出人预料进行到底。

  但甩手掌柜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尤其是文殊菩萨也自入轮回转世之后,灵山就更像是个佛门清净之地了。

  如果找不到合适大家继承人,他又怎么能放心的把佛门交出去?

  如来佛祖将他贬下凡间去转世轮回,一来是对其惩戒,二来也是想要清静清静。

  故而如来佛祖想要离开离开灵山,长久之计便是寻一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