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5章 朕非英明_红楼之庶子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5章朕非英明

  泰启帝冷冷地看了三皇子穆永祯一眼,没有理会他这些蠢话,而是问王子腾,“京营的兵何时可以练好?”

  王子腾虎躯一震,心头已是大喜,皇上果然要重用他,若是能够在平叛中立下大功,何愁爵位?

  王家祖上也是有爵位的!

  “回皇上的话,臣以为整饬京营,未必一定要因循守旧,若能边战边练兵,也不失为办法。京营本是我大顺的精锐之师,军卒本就有以一敌十之勇,只是国家太平,久不经战,方为人看轻。若陛下但有差遣,京营儿郎们只等着为陛下立功!”

  这番话,泰启帝爱听,他缓缓点头,捻着胡须道,“如今年成不好,遍地饥荒,以至于流民四起,这些流民曾经也是我大顺的百姓,良民,眼下确实到处作乱,究竟是抚是剿,尔等如何说?”

  贾琮的奏疏里,只陈述了他所闻所见,诸多流民已经涌向了辽东,由此可见中原之地流民之乱,辽东之患只是疥癣小疾,贾琮请泰启帝一定不能对蜂拥而起的流民叛乱掉以轻心。

  这也是贾琮吸取了明末之事而对皇帝提的醒儿,他也绝不会蠢到劝皇帝一定要将这些流民赶尽杀绝,一旦成为流民,虽说是为饥荒所迫,但也丧失了做人的底线,此等人,抚是一定抚不好的,君不见崇祯的江山是如何丢了的?

  君不见后一朝的曾国藩等人是如何对待流民的!

  贾琮不会出这样的主意,泰启帝心头对这些流民还抱有一丝幻想,且担心手段太过惨烈,而失了民心,毕竟,谁也不是天生就是造反的坯子。

  南安郡王忙道,“皇上,臣以为这些流民昔日也是大顺的良民百姓,若非地方官吏胡作非为,不理政事不说,还贪财好货,导致官逼民反,岂有这些乱事?“

  就在章启林等人深感好奇,以为南安郡王是不想王子腾立功之时,其话锋一转,道,“臣以为当剿抚两用,先行剿灭之事,待震慑那些流民,再进行安抚,方可致用大济!”

  这乃是老成谋国之言,泰启帝微微颔首道,“郡王所言,卿等以为如何?”

  忠顺王道,“臣以为再妥当不过了!”

  章启林也是无话可说,道,“臣也以为妥当,只是,去今两岁流民四起,虽有地方官员安抚不利之由,主要还是天灾而起,请皇上明鉴!”

  章启林乃是文官,而地方亲民官均是文官出身,章启林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南安郡王往文官集团身上泼脏水,这番为己辩解之言,不管泰启帝听不听得进去,他是一定要说的。

  泰启帝摆摆手,那些话,他只是听听而已,并无深究之意。

  吏治败坏至此,非一朝一夕之事,想要整治好,也非一朝一夕之功。

  “就按照郡王所说去办吧!剿的事就交给王爱卿了,命翰林院拟旨,王卿尽快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