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六章 怒砸酒店_穿越之我是东北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的车轮轰隆隆的向前开进,华北五省的工业发展车轮也在轰隆隆的向前开进。一九一九年年底,横跨亚欧大陆的中德交通网和中法交通网建设成功,这两条铁路网的顺利开通使得中国终于有了一个和欧洲列强平等沟通对话的窗口。

  发展工业,教育为先,没有优秀的人才,是办不好优秀的工业的。这话是张天霖在东北最初发展工业的时候送给各位爱国实业家和东北教育部长王永江的,这话不仅被刻在了东北各大职业院校和高等学府的校训上,更被踏踏实实的落实到了每一个细节。中欧铁道线一贯通,首先进行东西方交流的就是学生了。数不清的留学生踏上了远赴欧洲的列车,他们将成为巴黎大学、柏林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知名学府的第一批中国交换生,既然是交换生,那么欧洲等国也会有留学生来到东北矿业大学、吉林大学、奉天大学、北大清华等名校进行学习交流。

  除了学院之间的交流之外,张天霖还兑现了他在凡尔赛会议上的承诺,对英法两国实行技术输出,将雄鹰战斗机的技术资料还有海外生产线交给了两国的接收人员。将新锐战斗机交给欧洲两大强国,这倒还真不是张天霖自大,他得为后来的二战增加点筹码,毕竟英法两国强一点的话,对付德国的闪电战也不至于输得太难看。至于中国,他的首要对手就是隔着一个东海的日本了,这个岛国,张天霖打骨子里提防着它。不过说到德国,这就不能不提中国驻德基地了。

  按照先前的规划,中国在德国将租用三个军事基地,作为其海陆空三军的海外基地,租期到1936年,然后结束驻军。不过由于中国远征军在一战中的强横表现,使得英法两国对这个曾经的盟友怀有深深的戒心,在英法两国的干预下,东北军只是象征性的在德国驻扎了一个步兵旅,空军基地则是驻扎了两个战斗机大队,一百多架飞机在英法两个欧洲传统强国面前只能算是盘开胃菜。至于海军基地,中国派往汉堡基地的舰队一靠岸,早就潜伏于此的英国间谍向国内发回报告的时候差点笑出来,中国人的舰队实在是太寒酸了。

  张天霖派往汉堡军事基地的是一个四舰编队,军舰则是大连造船基地新建造的“青龙级”驱逐舰(仿制的052d级导弹驱逐舰)。“青龙级”驱逐舰最牛掰的武器要数64具导弹垂发系统了,至于舰炮则只有一门130毫米的小炮,跟“大舰巨炮”思维诞生的“无畏级”3、400毫米口径的主炮完全没法比,这也是为什么英国情报人员会笑的原因。

  欧洲的各项事宜都有对应的行政官员或者军事长官们去管理,张天霖也懒得去插手这些琐事,他抓紧宝贵的时间继续实行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