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二四 江山代有才人出(中)_逃亡犯报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五十人。这个微不足道的数字。对吴小雨来说。自然远够不上“问题”这个称号。

  杨赛蓝和张靖都曾经亲眼看到。当平面设计还是第一班的时候。最后几天下课之时。吴小雨的身旁。就总是会跟着一大群外来听课的家伙。

  在那个时候。那些家伙们最常见的状态。便是奋力迈动着双腿。努力追赶着吴小雨飞快的步伐。他们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倾听吴小雨一边赶路一边为他们解答的问题。

  像一般人心目中的疑惑得到了解答之后。会有一小段继续思索呆回忆的时间一样。两位实习老师很清楚记得。那些被吴小雨解答了问题的家伙们。也同样如此。

  平面设计第一班的最后几天。不在学校住宿的同学们下楼回家之时。常常可以在武装部的操场、垃圾筒、篮球架、灌木丛的旁边。不时看到几个十几个微微楞的成年男女。

  这些成年人站立的位置。往往可以连成一条笔直的线段。而这些人的躯干本身。同时也是形成这条线段的一个个等距节点。

  是的。等距。

  他们之间的距离。极其相仿。剔除掉因为性别、身高、个人习惯等等因素造成的差异之外。谁都可以猜出。吴小雨解答他们的问题所花费的时间。几乎全部一模一样。一模一样地少。当吴小雨顺利走到武装部的大门之时。众多学生们往往可以看到。吴小雨的身边。再也没有了任何一个还有疑问需要解答的家伙。

  普通情况下。从投影教室步行走到武装部地大门口。需要三分钟的时间。

  吴小雨只需要两分钟。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解答二三十几个人的问题。吴小雨平均花费的时间。不到十秒。

  这就是杨赛蓝和张靖最为羡慕。也最为佩服的地方。

  因为。直到他们自己开始为学生们解答问题地时候。两位实习老师才突然觉。自己讲出来的话。分明和吴小雨在课堂上讲解地方式、内容极为类似。但就是不能让学生们清晰地理解明白。

  这还勉强可以理解。毕竟。当吴小雨亲自讲解的时候。学生们没有听清听懂。那么同样的内容方式。从另一张嘴中吐出。无法达到预料的效果。这并不是太过希奇的事情。

  此路不通之后。杨赛蓝和张靖。很快就学习吴小雨以前的做法。更换一条思路。改变一种语言方式。从其他的角度。尝试着解决学生们的问题。

  不过。先不谈知识掌握的程度。脑浆搅拌的度。就只谈3级寄生体察言观色地本领。瞬间分辨出学生是否能听明白的本领。飞快判断出某位学生最能接受的讲解思路的本领。两位实习老师确实还远远不如。至少。目前仍远远不如。

  于是。在吴小雨下课之后。两位实习老师绝大多数地工作时间。都消耗于为每一位不同的学生。一而再。再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