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三十章 东林伪君子_辽东钉子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连日奔波,又面对着庞大的晋商集团,张恪身心俱惫,算盘珠响得和火铳一样,他反倒睡得格外香甜。△↗.

  满屋子人都在忙着,就他一个清闲,不由得老脸通红。歉意地问道:“沈姑娘,可是都算好了?”

  “哪能啊,我不是神仙。”沈青烟笑道:“刚刚算好了万历三十年到万历三十五年,王家施舍的账目。其实也只是一部分,王家手笔之大,同样是经商世家,小女子可是惭愧无比,就连我那位表哥……哎,也不是不值一提!”

  “沈姑娘,先别感慨啊,在下的小命可都在这些账本里面呢,王家的钱到底去了哪?”

  沈青烟粲然一笑,分外的明媚。

  “张大人,你的脑袋肯定没事,除非朝廷昏聩到了颠倒黑白的地步!”

  沈青烟当即不紧不慢地把情况介绍一边,王家和这个时代大多数商人一样,喜欢修桥铺路,造福乡里,搏一个好名声,又能结好权贵,便于扩大商业。

  王家的手笔比起普通商人更大,五年时间,支出了三百万两,比大明朝一年收入还要多,晋商之富令人咋舌。

  而他们花钱的本事同样厉害,这三百万两之中,除了二十万两用来修桥补路,开设粥厂,赈济百姓之外,剩下的二百八十万两有五十万两用来资助各地的书院学堂。

  不光是山西,南北直隶,浙江,福建,江西,湖广,总之几乎整个大明都有王家资助的私塾。

  王家拿自己的钱,办学兴校,给寒门学子读书的机会。这听起来是好事,可是好事就不能过头……像王家这样资助成千上万的学子,在里面总会出几个进士举人,这帮人进入官场之后,饮水思源,自然要帮助晋商说话。明朝多少有识之士都向着征收商税,缓解财政危局,结果都被晋商给挡住了。

  张恪早就知道晋商的手段,可是真正看到他们的手笔,还是令他瞠目。

  “沈姑娘。还有两百三十万两哪去了?”

  “这就有些奇怪了!”沈青烟疑惑地说道:“另外二百三十万两虽然打着种种名目,但是都流向了江南无锡的昌隆票号,主要被两个人拿走了,一个是刘贺,一个是李三多。没听说有这么两个人物啊,他们拿那么多钱干什么?”

  张恪从躺椅上爬起来,拿着几页纸,嘴里喃喃念叨着:“万历三十一年,无锡。白银五十万两……万历三十三年,无锡,白银二十三万两……”

  怎么都是无锡,要这么多银子干什么?

  张恪在地上转了几圈。突然猛地一拍大腿,忍不住跳了起来,兴奋地拉住了沈青烟的胳膊,哈哈大笑。

  “我知道了。我知道怎么回事了!真是太谢谢沈姑娘了。”

  沈青烟被张恪盯得小脸通红,推开他的胳膊,娇羞地说道:“张大人。有那么多人呢,别胡闹!”

  “沈姑娘,你还没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