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章 为了未来_盛夏198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个人电脑行业,AIM公司是绝对的新人,大部分人根本就没听说过,好像突然就冒出来了,然后惊呆所有人。

  AIM公司的一切都是新的,就连高管都是刚招的,名叫大卫.希尔。其他人员也一样,都是新人。

  因为研发部门在国内,所以他们那边更像是个大号经销商,工作内容不外乎收货出货,然后开拓新的市场。

  京城,徐柠已经回来好几天了,工作积累了一堆。大部分是生产方面的,现在的产量太低了。

  “我们已经在大量招人了,但工人还是不够。我们跟津市无线电厂跟沪市那边的厂子联系了,向他们借调一批工人,双倍工资。”办公室,陆明又是无奈又是欣喜的汇报着工作。

  两千多台电脑,还没怎么着呢就卖光了。这可是电脑,不是鞋!

  一台三百到五百美元的利润,这就八九十万美元到账了。

  果然,高科技才是暴利!

  徐柠摆弄着手里的鼠标,说道:“那也好,但有一点,质检这一关一定要把好,宁愿控制产量少赚一点也要保证质量。”

  “明白。”

  “还有别的事吗?”

  “还有一个。”陆明犹豫了一下,道:“徐总,现在产品也做出来了,之前说研发处理器的事?你看是不是可以开始了?”

  之前说好的,先把产品做出来,然后就要攻克核心零件,重中之重当然是处理器。

  徐柠点点头,“可以。这是个系统性的工作,得仔细计划。先招人吧,看能招到多少人,再做别的打算。”

  “招人是没问题的。”陆明说道:“这两年国内不少研发项目因为缺经费都下马了,很多人没地方去。我们很快就能搭起一个研发班底。”

  “哦。”徐柠点点头,“那好吧,你尽量招人,只要确实有本事就要,就算现在没有岗位也没事。”

  “好。”陆明有些振奋。

  “还有个事。”徐柠摩挲着手里的钢笔,道:“我计划成立一批公司,专门瞄准半导体加工制造上用到的基础技术。没想着能立刻用,也不图有什么成果,就只盯着一个方向钻研,十年二十年都可以。你觉得怎么样?”

  半导体制造技术,到最后是整体技术水平的竞争,这不是招几个研发人员就够了的。徐柠看重的不是现阶段,而是几十年后的竞争力。

  后来熟知的光刻机,三大核心技术是光源、镜头、精密制造,随便提出来一个都够一堆公司忙活很多年了。

  换个角度来说,后来国内光刻机产业的落后,是整体技术水平的落后。这不是重视不重视的问题,再重视也没用,国内根本没有那么多资源支持整体技术进步。

  光源、镜头加工、精密制造,这是什么?这是高科技塔尖上的尖尖。就是说大多数高端技术发展到顶,都聚焦到了这几个方面。

  到后来,顶级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