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章 座谈会_盛夏198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月下旬,徐柠突然接到了科技委员会的通知,邀请他参加一个座谈会。

  会议的内容是高新科技跟产业发展,跟他一块去的还有陆明。

  去年,八六三计划已经正式发布了,以来自多年后的目光看,这个计划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盯紧了一批前沿高新技术,使得国内的科技产业在整体落后的情况下,却在一些最重要的高新技术上实现了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多年后,国内的互联网技术、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超级计算机,以及其它很多能叫的出来的科技成果几乎都是这个计划的产物。毕竟,科技不研发的话,是不可能因为你经济发展了就凭空出现的。反过来说,经济能持续发展的原因就是这些科技进展的结果。

  这次的座谈会规格相当高,除了科研单位,还有很多知名的企业。

  座谈会为期三天,上午是早上八点半开始。

  一大早,徐柠就跟陆明乘车出发了。

  到了地方,很快有工作人员过来,带着他们去了座谈会地点。

  到了会议大厅,人已经基本到齐了,大家的打扮都很朴素,很多还是几年前的服装样式。徐柠他们往那一站就特别扎眼。

  陆明在这也懵,不过他很快看到了计算机所的代表,挺巧,就是那位林副所。看到了熟人,这心里立刻就安稳了不少。

  徐柠他们的座位在企业代表那边,往那一坐,跟周围一打听,不是这无线电厂,就是那汽车厂的。

  不过私营单位就徐柠他们一家。没办法,国内的私营企业这会基本都是小不点,就算那些营业额几千万上亿的也都是虚胖,基本没有拿得出手的技术。

  徐柠他们公司不一样,只科研人员都快两千人了,而且有钱。

  座谈会还没开始,大家都三五成堆的在那互相寒暄,聊天,其中不少人的目光跟话题都落在了孤零零坐在那的徐柠跟陆明身上。

  大家对徐柠是不大了解的,但对征途公司再熟悉不过了,有的是人家来本单位招过人,有的是业务上有联系。

  所有人一说起来,最多的评价就是财大气粗。很多人从在那工作的前同事听说,那边研发上花钱简直跟流水似的,几十上百万的实验花费眼睛都不眨的。

  活了这么多年,第一次听说科研还能这么搞,为了缩短半个月的研发时间,可以专门多花几百万买新设备,所有能用钱解决的坚决不多消耗人力跟时间。

  羡慕当然是羡慕的,但更多的是好奇,这家公司好像是突然就蹦出来的。

  这时,前排的林副所走了过来。

  “徐总,还记得我吧?”

  “哎,那当然记得。林副所好。”徐柠笑着跟他握了握手。

  旁边的陆明也笑着打了个招呼。

  “咱们有三年没见面了吧?那时候你还是学生呢,这一转眼,都发展到这个程度了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