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零二章_盛夏198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开发区那边走了一趟,徐柠突然有了个新的想法。

  “大家觉得我的提议怎么样?”早会上,徐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合办大学?我觉得这想法挺不错的。”陆明说道:“顶级科技公司的发展,必然是离不开跟高校的合作的。尤其是在基础科研上,高校的很多优势是公司不具备的,比如高校的研究多数更基础,更有前瞻性,而公司则不得不以利润驱动,有时就会错失一些很有前途的研究项目。像硅谷那么多计算机行业企业,很大的原因就是旁边有科研实力雄厚的斯坦福,我想我们这边也应该有一所高水平大学。”

  “我同意陆工的看法。而且我觉得现在我们国家的大学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太任务导向,太功利化,缺乏一些探索精神,我们以后毕竟是要依托国内的研发力量的,不改变的话,对公司以后的发展不利。”

  大家各自发言下来,大多数都是赞成态度。别看现在公司的科研进展这么快,但是问题一点也不少,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基础研究薄弱。如果一直是跟随国外先进技术发展,那无所谓,但如果是想领先行业,那就必须在基础科研上有所建树。而基础科研,恰恰是高校该做的事情,这一点公司这样的盈利机构天然的就不如。

  可问题是,国内的大学现在什么情况?老师待遇差,科研经费少得可怜,相当长一段时间,高校的科研产出是很少的。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那公司的上限就已经确定了。

  唯一的问题,则是该怎样办这样一所大学。

  “我的想法是,大学应该是一家私立大学!就像股份制一样,我们出资金,其它大学出师资,然后各自占一定股份,合作运营。”徐柠说道。

  他这话一出,大家都愣了一下,都觉得新鲜。

  事实上,国内是这会是有民办大学的……这么说不准确,因为那些大学没有文凭。得到九三年,才正式承认了民办大学的文凭。

  “徐总,这在政策上会有问题吧?”唐作欣开口道。

  “我觉得问题不大。”徐柠说道。“国内之前有人办民营大学,只是规模太小,而且,从现有的信息来看,国家对民营大学大体上是支持的。”

  他提前就让人做过调研,国内最早的民办大学是九嶷山学院,八零年就有了,当时是受到很多表扬鼓励的。

  那会都成,没道理现在就不成了。

  “这样吧,先做个规划方案,到时候递交上去看一下情况。”徐柠说道。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先拿出方案,递上去看看情况。

  ……

  冬天的严寒终于消散了,大家纷纷把厚重的冬装换下来,穿上了轻便些的毛衣。

  这个时节正是开花的时候,附近的果园那叫一个姹紫嫣红,满树的花,漂亮极了。

  中午,徐柠开车路过,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