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一章 小学_盛夏198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涨,工资却涨的扣扣索索,只能勉强生活而已。

  私企又不一样,待遇好很多,而且人家态度好啊,对大学生很有点求贤若渴的架势。

  八九十年代的商人,很多都是没什么文化的草莽英雄,又经历过打击投机倒把的事,潜意识就觉得做生意不怎么光彩,多少带了点自卑。所以呢,只要招到了大学生,总是带着不切实际的期待。

  说到这,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学生毕业包分配很快要成为历史了。

  今年中央直属高校已经开始尝试取消分配,学生自谋生路,正式确定还要到明年。

  很多学生突然意识到,去公家单位也不保险了啊。总而言之,以前所认为一成不变的安稳生活似乎并不稳固,相对私企的优势也大大削弱了。

  征途公司依然是高校的招聘大户,新的业务,新的部门,以及分公司几乎都在大幅扩张,空置岗位需要大量的人才。

  今年,他们计划的招聘人员至少有七八千人,顺意这边的员工总数很快将达到七万人,其中研发岗位就有四万。

  由此还带来了一个好处,缩小人才外流的规模嘛。他们招了七万人,那就是留下了七万最优秀的名校学生。

  毕竟,如果在国内就能拿到高工资,谁又愿意跑到国外寄人篱下呢?

  不过,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地方不够了。没办法,只能继续盖新楼呗。

  当然了,公司早就料想到了这个情况,新楼早在去年就已经动工,位置在园区东南方向,所有的软件开发部门都会搬过去。

  这么多的人,一个连带的情况是,顺意的房价开始飙升。

  商品房在顺意普及的速度比京城那边还快,现在到处都能看到新建的商品房小区,原因很简单,这边有大量买得起房且有需要的群体。

  员工宿舍早就不够用了,很多人每天要开车几十公里回城区,所以离得近的顺意房子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话说,顺意这边前两年的房价并不高,一平米只有七八百,大部分员工一年的工资就够买一套百十平的房子了。

  不过想买房的实在太多,价格很快被抬上去,现在已经两千多一平,很多人得不吃不喝两三年才能攒够钱。

  徐柠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赚钱的机会,顺意这边的商品房,至少七成都是宜居地产开发的。啧,这简直是货币流通闭环啊。

  ……

  暑假结束,徐烁就该读小学了。

  学校还是在园区内部,就在幼儿园不远。老师是从京城聘请的,教学质量当然有保证。

  一大早,林蔓就拿出买好的小书包,挂在儿子肩膀上。

  “哎,你看这书包怎么样?好看吧?”林蔓提着书包,让徐柠去看。

  “嗯嗯,好看。”徐柠正吃着苹果看电视,应了两声。

  “你都没看!今天儿子上学,多重要的日子啊。你怎么不当回事呢?”林蔓有些哭笑不得道。

  “这有什么,学校就在幼儿园旁边,同学跟小焕都认识,没什么差别嘛。”

  “没说这个,我是说这事有纪念意义。你相机呢,咱们一家三口拍张照片吧?”

  “好吧。”徐柠只好站起来,去拿了相机过来。

  架好相机,打开延时摄影,徐柠走过去一手牵着妻子,一手牵着儿子。

  卡!

  拍好了。

  “得了,就这样吧!”徐柠把相机收起来。

  林蔓帮儿子整理了一下衣领跟袖子,弯腰说道:“儿子,这小学跟幼儿园可不一样,不能天天玩游戏,你得认真听课,知道吗?”

  “你说第一遍我就知道了。”徐烁提了提书包,撇嘴道:“妈妈,你不用管我,我自己去学校。”

  “好,不管你。”林蔓揉揉他的脑袋,笑道:“今天你值得表扬。到了小学就不是小孩子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嗯。”徐烁点点头。他握着书包带走到门口,挥手道:“妈妈再见,爸爸再见!”

  “再见,你在学校听话啊。”

  “知道了。”

  说罢,徐烁转身出了门。

  …………

  PS:这几天状态不大好。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