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8章 什么吕宋,叫楚国_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8章什么吕宋,叫楚国

  新任礼部尚书言中虚出列道:“陛下,臣以为可效法朝鲜王国旧例,册封一位亲王于此。”

  “亲王藩国自然亲近大明,可以就近维护大明威严。”

  “还可以更好的教化当地蛮夷,使其明大义懂礼仪。”

  这其实就是大家心中所想,可从礼部尚书嘴里说出来,属实有点违和。

  你不应该维护宗藩关系吗?怎么支持朝廷吞并藩属国了?

  朱元璋也大为意外,看来这言中虚虽然是儒生,但也没想象中的迂腐吗。

  不过他也没有直接表露出心中所想,而是问群臣道:

  “诸卿以为此法如何?”

  很多大臣附和道:“臣等附议。”

  武将见文官这么积极,也不甘人后,纷纷站出来支持。

  于是此事就此通过。

  少数反应比较迟钝的,虽然觉得这么做不好。

  可见大家都同意了,也没敢站出来反对。

  接下来就是讨论将哪个亲王封过去。

  一开始还很正常,上一次封的是皇八子,皇九子早夭,这一次应该封皇十子鲁王。

  群臣就开始吹捧鲁王,谦恭下士,博学多识,琴棋书画无不精通。

  这倒也不是尬吹,至少目前为止,鲁王的表现完全对得起这么赞美。

  朱元璋也非常欣赏这个儿子,听到众人如此夸赞心中非常开心。

  将鲁王朱檀封过去,其实也是他的想法。

  本以为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哪知道偏有人唱反调。

  国子祭酒龚敩站出来说道:“陛下,鲁王虽然聪慧博学,然太过年轻缺少理政经验。”

  “且吕宋乃蛮荒之地,其国虽灭,其民却多躲入山林。”

  “新建的藩国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这些叛民,恐少不了征伐之事。”

  “鲁王擅文而不通武,能治民却不善征战。”

  “将其封往吕宋,对大明对他自己皆非善事。”

  “臣以为,当册封一位能理政,又能征善战的亲王过去。”

  朱元璋本来还很不喜,但听他分析过后,也不得不承认确实是这个道理。

  倒也不是说鲁王一点军事都不懂,只是相对而言没有文采那么突出。

  最关键的还是他太年轻,没有亲自统兵上过战场。

  是真通军事,还是纸上谈兵,没有经过验证。

  吕宋是大明经略南洋的起点,这第一步必须走好,否则后续会有很多麻烦。

  分封一位能力出众的亲王过去,更加稳妥一点。

  想到这里,朱元璋脸色和善起来:“龚祭酒言之有理,然年长的皇子皆已分封,如之奈何啊。”

  龚敩胸有成竹的道:“这有何难,将一位年长的亲王,改封过去就可以了。”

  “我相信,不论哪位亲王被改封到吕宋,都会很开心的。”

  那可不是很开心吗。

  大明内部的藩王,要被文臣武将盯着,要被朝廷忌惮,甚至还要被后来的皇帝嫉恨。

  分出去多好,天高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